鉅大LARGE | 點擊量:25599次 | 2020年12月15日
常用的鋰離子電池K值測量方法
鋰離子電池K值
K值是指電池單位時間內(nèi)的電壓降,通常用mV/d表示,用來測量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率。
1.常用的K值測量方法如下:
時間t1測量OCV1
在t2時測量OCV2
K等于OCV1-OCV2除以t1-t2。
2.壓降差的標準差反饋常被一些日韓公司采用:
△OCV>平均(△OCV)+4.5,判斷NG
1NG一段時間,復測篩選;
提示:平均值(△OCV)為△OCV的平均值;是△OCV的標準差
好電池的K值一般小于2mV/d或0.08mv/h
影響K值的重要因素有:
1.正負極材料、電解質(zhì)類型、隔膜厚度類型:
由于自放電重要發(fā)生在材料之間,材料的性能對自放電有很大的影響。有人做過實驗證明三元材料比鈷酸鋰離子電池自放電高;
2.存儲時間:
儲存時間越長,一方面使壓降絕對值增大;另一方面,它偽裝減少了儀器絕對誤差/壓降值,從而使結(jié)果更加準確。但是,假如儲存時間過長,正負極之間的容量平衡會逐漸打破并加深,電解液分解也會積累一些不可逆的容量損失,使自放電增大。
時間越長,k值越小
3.儲存條件:
儲存溫度和濕度的新增會新增自放電的程度。
4.它還與電池保護板的自耗有關。
5.試驗初始電壓:
初始電壓(或一次電壓)不同,得到的K值也不同。初始電壓越高,自放電速率越高;
從技術上講,自放電容量衰減,只是沒有合適的設備的情況下不要讓電池放電直接測量剩余容量,并只能通過測量電壓間接測量自放電,稱為K值,假如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導致測試電壓偏差可能導致K值測量誤差,我們即使實際測量獲得K負的情況下,這顯然與自放電本身的含義不一致,所以要定期檢查設備,測量環(huán)境一致。
上一篇:講解一次電池與二次電池的差別
下一篇:常用電池的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