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00无码在线_日日夜夜 一二三_国人av偷拍盗摄摄像_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動力鋰電池產業(yè)鏈未來投資方向

鉅大LARGE  |  點擊量:875次  |  2021年10月15日  

整個產業(yè)鏈內,下游整車肯定是最沒有投資價值的,因為很難形成寡頭壟斷的行業(yè)格局,也很難誕生像特斯拉那樣風靡全球的高端品牌。


01


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yè)鏈全景


具體來看,整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yè)鏈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上游金屬材料:鋰、鈷、鎳等

過針刺 低溫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標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3)下游:電池


(4)終端:整車


(5)其他:新能源電池設備


1.上游金屬材料-鈷

無人船智能鋰電池
IP67防水,充放電分口 安全可靠

標稱電壓:28.8V
標稱容量:34.3Ah
電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應用領域:勘探測繪、無人設備

假如要選高彈性高賠率,那么肯定是上游的金屬材料鈷和鋰會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我們回顧鋰離子電池產業(yè)鏈上一波大的行情(2015年九月至2016年六月)就會很清晰地看到除了大牛股天賜材料和當升科技以外,凡是最上游的金屬材料,包括天齊鋰業(yè)、贛鋒鋰業(yè)、華友鈷業(yè)都漲幅驚人(寒銳當時還沒上市),資本市場通常至少提前1年炒預期,真正的業(yè)績高潮是在2017年,這幾個股票的盈利都是突然爆發(fā)性的同比上升了好幾倍。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確實是高速上升,產量同比是上升了53.8%,那為何越往上游,它的一個凈利潤增速就越高,最上游的材料能翻好幾個倍呢?


要理解這一點,就要先來了解一個新的概念,叫做【產業(yè)鏈的需求傳導機制】。很多產業(yè)鏈條特別長的行業(yè),都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整個行業(yè)中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公司,它的業(yè)績波動其實并不完全依靠終端需求的波動,而是庫存的波動。


什么意思?比如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突然加速上升,擴大了10%的需求,那么供應電池的寧德時代一看行業(yè)景氣度上來了,在采購的時候當然不會只新增10%,還會多作比如10%的備貨,這樣一來就是累計了20個點,再往上,四大材料的廠商,看到寧德時代的采購量一下子新增了20%,它們也要積極備貨啊,好,這些廠商也都多備10%的貨,這樣一層一層傳導下來,到了上游的金屬材料公司,比如天齊、贛鋒這里,就累計新增了30%的需求,擴大了三倍。


下游需求才擴大10%,上游擴大了30%,假如這些廠商手里沒貨怎么辦?就出現(xiàn)了供需缺口,就要漲價,對應到這些公司的業(yè)績上,就是一個價量雙擊帶來的爆發(fā)式上升。


了解了這么一個概念,我們就能理解,假如反過來,當行業(yè)從周期頂峰往下走的時候,同樣是這些越往上游的公司,業(yè)績掉的越厲害,股價跌得慘不忍睹。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于蘋果產業(yè)鏈、5G產業(yè)鏈。


再回到鈷上面。


鋰離子電池環(huán)節(jié)快速發(fā)展帶動了整個上游產業(yè)鏈,鈷金屬作為三元電池產業(yè)鏈上游重要原材料,逐漸受到關注,鈷價從16年三季度開始走了一波超級牛市行情,然而從2018年的頂點下來幾乎又是跌到了原點。


有人研究了三元電池成本的結構后,發(fā)現(xiàn)鈷含量占比才12%,并不高,因此說這個領域沒什么好投的,我說你這種觀點是完全看反了,鋰離子電池當中鈷的占比與鈷本身的彈性相關性不強。


理論上,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鈷的消費結構,也就是這個金屬它重要都是應用在什么領域,其中鋰離子電池的占比大不大?假如鋰離子電池是鈷最重要的用途,那么毫無疑問,鋰離子電池這個行業(yè)假如出現(xiàn)拐點,極有可能引發(fā)第二次鈷的供需失衡,就會帶動鈷價暴漲。


根據公開數(shù)據,2018年全球60%的鈷用于電池領域,我國這一比例超過80%,并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其他領域需求有限。因此,這里的一個結論就是鈷的需求變化與鋰離子電池這個行業(yè)的周期緊密相關。


過去一年多的單邊下跌行情使得鈷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底部區(qū)間。從全球鈷的供給端來看,我國鈷資源比較稀缺,國外的巨頭嘉能可產量占比達到21%,洛陽鉬業(yè)占到12%,兩家合計占到33%,其余的廠商都在5%以內。鈷這種金屬不太容易短時間內大量開采,所以除了之前17年暴漲的時候公司、各路資金均紛紛布局鈷產量或囤貨,短中期出現(xiàn)過剩以外,之前鈷的產量一直都比較平穩(wěn)。


假如我們預設當前的價格已經充分體現(xiàn)了有關上一波周期中產量過剩的預期,那么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存量,而是邊際,也就是庫存和供給上變化的情況。


真正為供給端帶來顯著變化的還是嘉能可,2019年八月七日,嘉能可在財報中公布,計劃在年底前關閉Mutanda銅鈷礦,同時更新了2019年鈷產量指引,下調至4.3萬噸,較原5.76萬噸下降了1.4萬噸,相當于減產了24%!而且假如是今年下半年才關停這個礦,那么明年的產量還將繼續(xù)下降。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此前的鈷價已經降至公司無法忍受的冰點,既然開采的成本都高于售價了,那不如關掉算了。龍頭老大都受不了了,其他小公司當然不可能在這個價格上逆勢進來擴產。


而從需求端來看,雖然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但未來幾年滲透率仍然會持續(xù)提高,這是毋庸置疑的,需求上倒不要特別擔心。


進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只要下游需求在上升,而龍頭公司產量邊際出現(xiàn)減少,鎖死供給量,兩股合力之下就有望加速消化掉之前的庫存,鈷行業(yè)就有望出現(xiàn)拐點。


A股當中相關的股票重要有洛陽鉬業(yè)、華友鈷業(yè)、寒銳鈷業(yè)三個,洛陽鉬業(yè)雖然是龍頭老大,但是一來它本身的體量較大,二來在它的業(yè)務結構里,銅鈷只占到一半,三來在鈷鹽領域洛陽鉬業(yè)的相關性并不是最高的。所以它的彈性并不是最大的。我肯定是更看好華友鈷業(yè)和寒銳鈷業(yè)。


特別是華友鈷業(yè),目前這家公司鈷鹽(注意是鈷鹽,而不是鈷金屬)的市占率,銷量在國內占35%,全球是18%,前列,規(guī)模是競爭對手寒銳的10倍。華友今年將新釋放出1萬噸的總產量,近年又準備向下游三元動力鋰離子電池去延申,所以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華友與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業(yè)鏈的緊密度都是最高的,是電池上游鈷產業(yè)真正的龍頭。


2.上游金屬材料-鋰


接下是鋰業(yè),大的邏輯和鈷也類似,上游的基礎材料,只要新能源汽車持續(xù)發(fā)展,下游鋰離子電池廠商都在持續(xù)擴產,那么需求就降不下來,核心是在于供給端,特點也是高彈性高爆發(fā)性。


連商品價格的走勢都非常類似,目前也是跌到了歷史底部的區(qū)域。雖然供需還沒有發(fā)生逆轉,但當前的價格好像也跌不下去了,這為行業(yè)內公司的業(yè)績惡化供應了一個托底。


鋰行業(yè)的供給格局比鈷還要集中一點,在2014年以前,全球鋰產品超80%的供應量來自美國雅寶公司(ALB.US)、智利SQM公司(SQM.US)、美國FMC公司(FMC.US)和澳大利亞Talison公司,我國仍然是一個資源稀缺國。


其中雅寶公司在智利阿塔卡馬鹽湖和美國claytonvalley礦山進行開采,SQM則在智利本土阿塔卡馬鹽湖開采,F(xiàn)MC在阿根廷翁布雷穆埃爾托鹽湖進行開采,Talison在澳大利亞格林布什礦山開采鋰輝石礦。這四家公司形成了“三湖一礦”的開采局面。


2014年五月,天齊鋰業(yè)收購了文菲爾德51%的股權,文菲爾德持有Talison100%的股權,天齊鋰業(yè)實現(xiàn)了對Talison的控股,贛鋒鋰業(yè)也不甘落后。其收購了RIM公司43.1%的股權,RIM公司擁有Mt.Marion鋰輝石礦項目100%股權。這兩筆收購完成后,我國的兩家公司才一躍成為了全球前五強。


2018年,ALB、SQM、FMC三家外資分別占比22%、21%、10%,合計壟斷了53%的市場份額,贛鋒鋰業(yè)和天齊鋰業(yè)緊隨其后,兩家的份額差不多,合計大概在全球的30%以上。


轉眼又到了2018年六月,天齊鋰業(yè)再次發(fā)起蛇吞象式的國際并購計劃,動用了40億美元重金收購智利SQM公司(世界排名第二),這次收購完成后,天齊鋰業(yè)就直接變成了前列大公司。


天齊鋰業(yè)這家公司從收入端來說還可以,2018年之前一直是持續(xù)上升,今年前三季度是同比下降了20%,多少受到一些行業(yè)周期性的影響,但是我們看到他的凈利潤是直接下降了90%。除了毛利率的下降以外,拖累公司業(yè)績最大的因素在于高昂的財務費用,也就是公司杠桿收購SQM的大量。


2018年他的財務費用才4.7億,2019年前三季度達到了16.5億,占到收入的43%,這是一個非??鋸埖恼急?,所以,只要把財務費用的問題解決了,疊加鋰的周期性底部,它的盈利很快就能釋放出來。


目前公司已經通過了配股、發(fā)行可轉債等手段來償還大部分,剩余的可以用后面的現(xiàn)金流來償還完全沒有問題。經過測算,在問題得到解決后,財務費用可以減少16億,對凈利潤的影響是新增13.5億。


然后2019年之后是天齊的一個產量集中釋放期,目前它的一個產量是4萬噸/年,2020年-2021年可能直接達到10萬噸,2021年SQM鹽湖端產量最大約12萬噸,MtHolland新增鋰鹽產量4.5萬噸。屆時公司產量將合計達到15萬噸,占到2018年全球產量比例的47%,變成了我國為數(shù)不多在國際資源市場真正意義上對供給端具有控制力的巨頭。從某種意義上,只要它對產量進行合理控制,就能耗到下一輪鋰價格上升周期的到來。


另一家公司贛鋒的話資產表比較干凈,身體里沒什么余毒,但天齊鋰業(yè)的報表并表了上游的鋰礦,而贛鋒鋰業(yè)沒有并表上游的鋰礦,這個行業(yè)呢,重要的護城河就是資源的優(yōu)勢和成本優(yōu)勢,長期來看贛鋒相比天齊并不具備成本優(yōu)勢,聽說它的優(yōu)勢在工藝技術上。


總之,大的邏輯重要就是鋰的價格周期,現(xiàn)在也已經到了價格的歷史底部,以及我國的產業(yè)龍頭已經走出來了,自然礦產資源我覺得屬于是一個比較難以替代的護城河,全球大型鋰礦一共就那么多,掌握在你的手里,別人就沒有了。


供應端的情況相比鈷來說差一點,很多產量都在2020年集中釋放,而鈷是明顯的邊際減少。所以需求端對它的影響拉動用途要更大一些。在天齊和贛鋒之間沒有什么好太糾結的,贛鋒這幾年擴產也很厲害,也是19-20年集中釋放,只要周期一來,大家都是價量的雙擊,贛鋒今年的一波漲勢當中有市場有關TWS的熱情。


3.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最核心和最貴的部分,他可以說是影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和性能的核心材料,成本占了30%-40%,2019年Q1-Q3國內正極廠出貨27.5萬噸,同比上升45%,需求好像還不錯。


正因為它的整塊蛋糕是四大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當中最大的,因此有大量的資本沖進去,特別是2016年左右,不少上市公司莫名其妙都去轉型做電池了,其中又以正極材料居多,雖然在其后的兩年中大浪淘沙,死了一批又一批,但總體來看,行業(yè)格局還是相對分散。


目前的行業(yè)玩家重要有長遠鋰科(母公司是新三板的金瑞科技)、容百科技(科創(chuàng)板),當升科技,振華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廈門鎢業(yè),后面還有一堆公司,比價尷尬的是,這個行業(yè)沒有什么很明顯的龍頭公司,前五名大家都是10%幾的市占率。


在全球競爭方面,國外的競爭對手重要是韓國公司優(yōu)美科和L&F兩家,日本公司日亞化學和住友金屬兩家,都是三元材料為主。磷酸鐵鋰我國基本算是壟斷地位,三元材料領域日韓之前在技術和份額上均有優(yōu)勢,但隨著我國的大批公司加入競爭,奮起直追,市場份額迅速向國內轉移,現(xiàn)在國產化率已經非常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準備向上游擴張,已規(guī)劃建設10萬噸正極產量,遠期看,假如被寧德時代實現(xiàn)一體化供應,那么現(xiàn)在的幾個玩家只能去激烈地爭奪LG、三星等產業(yè)鏈,競爭肯定是越來越惡化。


而且正極是技術變化最大的一個領域,磷酸鐵鋰、錳酸鋰到三元材料,不了解接下來幾年會不會又出現(xiàn)一個新的技術路線,所以對這個領域的公司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假如走錯技術路線,想要轉過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分鐘被人彎道超車。


這個行業(yè)唯一的變數(shù)可能是某家上市公司把長遠鋰科、振華新材這兩家新三板公司收進來,然后出現(xiàn)一個龍頭快速清理市場。


總結來說,正極材料是不太看好的,不確定性較大,潛在行業(yè)空間和彈性也沒有其他領域有優(yōu)勢。


4.中游四大電池材料:負極


負極材料在電池中的重要性沒有其他三塊突出,競爭者也沒有正極材料眾多,技術已經比較平穩(wěn),在國際上,目前負極材料重要就是中日兩國之間的競爭,兩國公司的份額占了全球的95%以上,近幾年的趨勢仍然是產量從日本公司向我國公司轉移。


國內重要的玩家有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科技(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來)、凱金(新三板),現(xiàn)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前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60%,看上去比正極好多了。


假如從整個負極來看,龍頭是非上市公司貝特瑞,負極材料重要是石墨,其中又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從技術路線上來看,天然石墨有被人造石墨替代的趨勢,在15年的時候天然石墨的占比還在55%,但18年的數(shù)據,人造石墨已經沖到了7成。貝特瑞重要是天然石墨,市場份額非常大,幾近壟斷,然而并沒有什么用,一旦技術路線發(fā)生變化,這種公司只能被大勢碾壓,毫無反抗之力。


人造石墨領域,杉杉和璞泰來位列前二,市場份額也沒什么差距,都是占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杉杉股份負極兼顧高端和中低端產品,璞泰來重要為高端負極產品,相比之下,肯定是更看好璞泰來一些,這家公司上市的時候我就盯過,后來鋰離子電池產業(yè)開始衰退,各種股價跳水,跌下來后,它一直在那里半死不活的,后來這家公司游離到了我的視線之外,結果現(xiàn)在回過頭一看,一不留意股價就高了~


這家公司本身還是不錯的,就是現(xiàn)在市值有點貴,現(xiàn)在它一家的市值等于一個杉杉+1.5個當升,負極的市場空間本來就沒有正極大,它在負極當中的份額也就18%的樣子,當升+杉杉兩家公司合起來再怎么說也是22%的正極份額+18%的負極份額,正常來說相對價值確實有點高了。


5.中游四大電池材料:電解液


電解液是上一波產業(yè)風口中大牛股的集聚地,天賜材料、多氟多這些股票漲幅一點都不弱于彈性最大的上游金屬材料。因為在當時電解液是一個替代效應最強的行業(yè)。


在2014年以前,我國在國際上的重要競爭對手是四家,日本的三菱化學和宇部興產,韓國的LG化學和旭成化學,特別是日本的幾家公司幾乎壟斷了六氟磷酸鋰行業(yè),當時的毛利率高達80%,這是何等的暴利!


從2015年開始我國公司的整體增速年年高于全球,多氟多在2015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六氟磷酸鋰生產商,第四是天賜材料。隨著我國公司的市場份額開始逐漸抬升,電解液的毛利率一路下降到了30%-40%。


19年前三季度,電解液廠家出貨13萬噸,同比上升31%。這個行業(yè)目前國內的競爭格局也比較清晰,天賜材料占到27%,新宙邦18%,國泰12%,三家相加合計57%。從這三年的情況來看,假如不考慮并購路徑的話,集中度似乎已經很難再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相對穩(wěn)固,此外這個行業(yè)的技術變化上也比較穩(wěn)定,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它相比正極材料可能更具有投資價值。


2018年經歷價格戰(zhàn)后行業(yè)盈利能力出現(xiàn)明顯好轉,電解液是四大材料當中屬于唯一一個毛利率率先開始回升的,龍頭天賜材料股價還在底部,今年的漲幅要跑輸產業(yè)鏈當中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很多龍頭,大家倒是是可以適當關注。


6.中游四大電池材料:隔膜


四大核心原材料,有三個已經實現(xiàn)了完全的國產化,會有小部分的進口,但總體來說國內產商的產量基本上已經完全可以覆蓋國內的需求。


那么最后一個還沒有完全國產化的就是鋰離子電池隔膜了,鋰離子電池隔膜其實就是一層用來隔離鋰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夠起到隔離的用途,又要對鋰離子有很好的通過性,這樣電池才能正常充放電。


在鋰離子電池的總成本中雖然隔膜只占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術壁壘卻是最高的,我國的公司目前正在努力的實現(xiàn)這個領域的全面國產化。


在2010年之前,世界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完全被美國和日本壟斷,前四大公司有三家是日本的,旭化成擁有29%的份額,美國的Celgard23%,第三是日本東燃23%,第四是宇部興產7%。后來美國的Celgard被日本旭化成收購了,日本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壟斷,當時這個隔膜和電解液相同,是高端暴利產品,成本大概2萬多一噸,成品的隔膜賣給我們是300多萬元/噸,比茅臺酒還暴利。


我國第一家嘗試切入隔膜產品的是星源材質,通過和四川大學合作產學研,用了4年的時間突破了干法隔膜制備關鍵技術。2008年出產了我國第一卷干法隔膜。一旦關鍵技術被突破,相關的公司就會進入一個加速發(fā)展期,星源材質拿到了大量國內公司的訂單,包括比亞迪、國軒高科,萬向等。


多年來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我們國家有這么大的市場,只要下游的應用行業(yè)(比如新能源整車、電池)做起來了之后,一定會有公司家去嘗試到上游將對外依賴的材料給國產化,一旦它們技術突破,在短短的幾年里就能迅速做起來,然后原本很高端的東西變成白菜價,對國外的巨頭形成沖擊。


所以,無論是哪個產業(yè),假如我們看到它材料或者零部件的價格高導致商業(yè)化進程一直很慢,假如以此來否定這個產業(yè)的投資邏輯,那么不出幾年一定會被打臉,我們一定要堅信這一點。


因為再高端的產業(yè),只要我國的公司大量涌入后,成本會呈跳崖式的下降,而我國公司盡管在某些方面要花5年甚至10年的不懈努力,但最終必然會出現(xiàn)技術突破,究其原因,核心就在于我們有這么大的市場,很難說不出現(xiàn)1-2家下游應用的龍頭公司,只有這些本土的下游龍頭公司愿意給我們自己的上游公司機會,買它們一開始看上去還不那么成熟的產品。


2019年Q1-Q3,國內隔膜廠出貨18.6億平米,同比上升40%,高于2018年增速。


隔膜的競爭格局上也非常好,由于這幾年隔膜生產在逐漸從干法轉向濕法生產的技術路線,所以在市場格局上發(fā)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星源雖然是第一家打破壟斷的公司,但在后面逐漸被以濕法生產的為主的上海恩捷和蘇州捷力超過,2017年上海恩捷(14%)、蘇州捷力(11%)、星源(11%)。


還是一直強調的那個問題,有關這種行業(yè)的龍頭公司來說,最怕的就是行業(yè)的技術路邊發(fā)生了改變,而一時半會轉不過來,那么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給反超,比較麻煩。


今年上海恩捷直接把第二名蘇州捷力給并購了,也就是說,兩家公司合并后,上海恩捷的市場份額直接提升到了25%,與后面的公司拉開了差距,時機把握得非常好。


星源材質目前也在往濕法方向上去轉,投了大量的產量,比如常州的2個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一是3.6億平濕法,二是涂覆廠,4億干法產量+10億涂覆產量,目前新產量還沒正式投產,處于虧損狀態(tài)。


同時也能看出來,這個行業(yè)是一個資產非常重的行業(yè),星源2018年營收才不到6個億,前期產量利用率還在爬坡的過程中,光折舊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凈利潤肯定是被壓低的,后面會慢慢的越來越好,也許你現(xiàn)在看是29倍PE,明年股價沒漲,莫名其妙突然就變成50倍也有可能,所以你假如不夠了解它的經營特點光看PE也沒什么意義。


下游客戶上,目前最重要的客戶是LG,它是LG干法唯一供應商,濕法剛剛切入寧德的供應鏈,還沒有放量。


總體來說,隔膜是鋰離子電池四大材料中最看好的領域,這兩家龍頭公司的潛在上升空間相比其他幾個領域都要大得多,我堅信這個領域也一定會上演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全面國產化的過程,因此它的邏輯是行業(yè)需求上升+國產替代的雙擊,一旦技術更加成熟、產量利用率提升到一個高水平后,很容易就出現(xiàn)一個規(guī)模的暴漲。


特別是星源材質這家公司目前才60多億的市值,只有恩捷市值的15%,未來可能會有很大的機會在里面,參考四大材料中的另外三個行業(yè)的格局,假如老大和老二的市占率在一倍以內,兩者的市值差不多應該在3倍以內。


7.下游-電池


先來看看今年整個終端整車的銷售情況,四個字來概括就是:不如預期。今年前11個月,新能源車的產銷量是102萬臺,全年預計在110萬到120萬臺之間,遠低于年初150-160萬臺的預測,而且也會出現(xiàn)首次年度負上升。


為何會負上升?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了解今年汽車有多慘淡,新能源汽車也不能除外。此外,還有退補的影響,要了解,之所以說對這個行業(yè)“不感冒”,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它受產業(yè)政策的影響非常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新能源汽車的下游需求都是被扭曲的,原本一輛應該售價20萬的車,減去了補貼后變成了12萬,對消費者出現(xiàn)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這需求能算是真實的需求嗎?


假如站在2018年初,即使市場有對汽車行業(yè)下降的預期,有退補的預期,但是沒有人了解汽車行業(yè)到底會下降多少?整個行業(yè)下降,新能源汽車是否能一枝獨秀?退補什么時候正式開始?是一次退?還是分幾年退?每次退的比例是多少?這些問題都是不確定性的,有分歧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風險。


但走到了現(xiàn)在,我們會發(fā)現(xiàn)汽車行業(yè)下降和退補落地這兩件事現(xiàn)在已經在市場上達成了共識,既然是共識性問題,它本身就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后面我們要向前看,觀察什么時候出現(xiàn)拐點,即使不出現(xiàn)拐點,可能悲觀情緒也不太容易再惡化下去了。


綜上,即使整個汽車行業(yè)的銷量每年持平,不再上升,里面的結構性變化也不會停止,新能源汽車銷量未來2年遲早會恢復到兩位數(shù)的正上升。


相比智能手機的鋰離子電池,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是一個要大得多的市場,由于汽車電池的容量很大,一輛車的電池相當于1000塊以上手機電池的電量,假如是一輛純電動汽車,可以相當于5000塊手機電池。全球每年賣出15億臺手機,僅僅才相當于3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用量,光國內市場2018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就達到了125.6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就有78萬輛。


所以我們看到,成立于2011年的寧德時代僅僅是做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短短幾年就做到了3、4百億的產值,輕而易舉地超過了幾家頭部手機鋰離子電池供應商的規(guī)模合計,要了解國內的電動汽車化滲透率只有不到5%,僅僅是剛剛起步而已。


電池其實也是整個產業(yè)鏈當中競爭格局最清晰的,縱觀歷史發(fā)展,只出現(xiàn)過一次比較大的龍頭換位,2016年鋰離子電池世界前三名中,頭名松下、第二名LG210億人民幣、第三名三星SDI,全都是日韓公司,它們每一家的產值都是200億人民幣以上。緊隨其后的是比亞迪和寧德,比亞迪是國內第一。


但是在2017年寧德開始全面爆發(fā),不僅在國內完成了比較亞迪的逆襲,在國際上直接沖到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上去,達到17%。到了今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進一步被拉大,市占率達到50%+,獨占鰲頭。


現(xiàn)在國內新能源車企基本上清一色的采購寧德時代,國際大廠基本上同時采購LG、寧德的居多,包括豐田、本田、寶馬、大眾、沃爾沃、奧迪、奔馳(戴姆勒),少部分品牌同時采購LG、寧德和三星的產品。包括一直使用松下電池的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后,馬上被爆出國內生產的車輛將采用寧德時代的電池。


寧德時代切入進特斯拉產業(yè)鏈是早晚的事情,原因這里先不展開,后面會說。而比亞迪的電池業(yè)務,原來一直都是自產自供,現(xiàn)在終于反應過來了,開始向整個行業(yè)開放了其電池供應,將電池業(yè)務分拆獨立發(fā)展,但還是有點晚了,大部分品牌都已經被寧德時代握到了手中。


未來幾年,我國鋰離子電池廠家在市場份額,營業(yè)收入和利潤上全面壓倒日韓的時代將會到來。


8.其他-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設備


這個是屬于賣鏟子的行業(yè),里面比較有看點的公司重要就是兩家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


特別是先導智能,它和寧德時代相同基本上已經是寡頭壟斷,很多外資大廠包括松下,LG、三星都是拿它的單子,確定性比寧德時代還要強,上市以來短短的幾年已經漲了10倍。


02


投資策略


(1)投確定性


假如我們假設這個行業(yè)長期發(fā)展空間還很大,遲早會重回正上升,而且是兩位數(shù)的正上升,那么從確定性的角度,我會比較關注行業(yè)格局。


因為新能源汽車從15年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經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周期,從資本紛紛涌入,到產業(yè)鏈上中下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嚴重產量過剩,再到17、18、19年慢慢出清的痛苦期。假如未來再重回上升周期,就肯定不相同了,從百舸爭流到寡頭競爭,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看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好的公司,有很大的機會未來幾年能賺到真金白銀進來,現(xiàn)金流、利潤率都會改善。全面競爭的行業(yè),一定有公司要虧錢,也許大家都拼命擴產量,回頭發(fā)現(xiàn)這些年誰都沒真正掙到錢,那么則該環(huán)節(jié)就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假如從競爭格局的角度來排名,應該是:電池(寧德時代)=先導智能>金屬材料>隔膜>電解液>負極材料(CR3和電解液差不多,但最大的龍頭非上市)>正極材料。


假如你們追求的是純粹行業(yè)貝塔類的機會(就是投行業(yè)的角度去投資),那么就直接買寧德時代和先導智能作為一個組合好了,最省心,因為它們兩個加在一起,代表了這個行業(yè)。


(2)投業(yè)績彈性


假如從業(yè)績彈性的角度來考慮,重要有兩條:


1)產業(yè)鏈需求的擴大傳到機制,越往上游波動越大,彈性越大。


2)國產化可替代空間越大,業(yè)績彈性越高。


按照這兩個原則,投資彈性排名如下:


金屬材料>隔膜>正極>負極=電解液>電池>設備


(3)投供應鏈


最后,大家要重視特斯拉進入我國后帶來的上升。畢竟特斯拉仍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從過去來看,特斯拉的電池采購規(guī)模占到松下電池業(yè)務的2/3,一家特斯拉就成就了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廠商。


今年特斯拉的業(yè)績是超預期的好,股價也在四季度暴漲80%,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這里面除了對業(yè)績超預期的回應,肯定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對上海廠,以及它背后的我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的預期在里面。


特斯拉目前在我國市場的業(yè)務收入占比僅10%-15%,而美國市場未50%-60%,它現(xiàn)在的占領也是要把車越做越便宜,好滲透到更多的市場去,假如特斯拉足夠聰明,肯定是對我國市場勢在必得,未來說不定我國市場的收入占比會提升到50%去。(不要說不可能,那些剛進入我國市場的消費品公司都低估了這個國家的消費潛力)。


特斯拉進入我國市場必然會和蘋果相同帶動整個產業(yè)鏈的重構,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xiàn)“低價化”快速滲透的戰(zhàn)略。


特斯拉上?;仉姵匦枨罅魁嫶?。特斯拉上海廠率先量產的車型是Model3,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規(guī)劃,預計2020年秋季公司將在上海廠開始量產ModelY。同時,未來產量將擴張到50萬輛,電池需求將超過30GWh。


拿兩個數(shù)據來比較一下:


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總量為56.98GWh,同比上升56%,寧德時代以23.52GWh裝機量排名首位。寧德時代重要以方形電池為主,裝機量為23.181GWh。


未來一家特斯拉我國廠的最大需求量就可以達到18年大半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的總產值,等于1.5個寧德時代。


特斯拉一直以來都是采購的松下的鋰離子電池,但我們看到特斯拉現(xiàn)在開始慢慢的擺脫對松下的依賴轉而采購LG和寧德時代的電池。


為何?因為未來特斯拉進入我國廠后爆發(fā)的龐大電池需下,松下一家的產量根本不可能供應得上來,特斯拉將嚴重受到上游電池產量的拖累。理解了這一點后,就能理解為何我說“寧德時代進入特斯拉產業(yè)鏈是遲早的事”這一觀點了。


下面這張是四大電池龍頭公司背后供應鏈的詳細公司名單,最看好寧德時代,其次是LGC,從供應鏈的角度最好選在這兩條產業(yè)鏈中交叉,并且占比比較高的公司。對松下和三星這兩家依賴比較大的上游公司要小心。


03


結論


新能源車的大方向是肯定錯不了,相信未來我國一定是全球最大的市場。


整個產業(yè)鏈內,下游整車肯定是最沒有投資價值的,因為很難形成寡頭壟斷的行業(yè)格局,也很難誕生像特斯拉那樣風靡全球的高端品牌。


電池這個環(huán)節(jié)寧德時代基本已經確定為行業(yè)龍頭老大了,小的電池廠家,已經基本完成退出,剩下的一些公司日子也越來越難過,比亞迪電池在向全行業(yè)開放后,可能會整合一些中低端的市場的品牌,長期競爭格局不變。


至于電池的四大材料,相對來說隔膜可能可以看得更長一點,不過因為隔膜現(xiàn)在還沒完成替代,競爭格局也比較穩(wěn)固,所以毛利率可以高達40%以上,未來也有慢慢向普通制造業(yè)收斂的風險,一般發(fā)展到后期這種制造性行業(yè)的毛利率都會穩(wěn)定在25%左右,別忘了,它下游都是巨無霸公司,不太可能讓它長期拿到一個超高的原材料溢價。


上游鋰、鈷資源,由于是基礎材料,受電池技術路線影響不大,集中度也比較高,護城河是礦產資源,不容易被替代,所以各家公司競爭優(yōu)勢也比較明顯,是可以長期關注的,也是我認為未來最有可能上演1年X倍的公司。


按照長期的投資標準,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當中的大多數(shù)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都是存疑的:


第一,它們根本不具備很強的護城河,技術路線變化隨時都會發(fā)生,產業(yè)鏈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龍頭老大這五年里面都換了一波了,包括寧德時代逆襲比亞迪、松下也是發(fā)生在近3年的事。


第二,業(yè)績上升不具有持續(xù)性,可能在1、2年里突然翻倍上升,然后迅速回落。


第三,自由現(xiàn)金流普遍很差,這么多年一直都處于一個要不斷圈錢擴張的囚徒困境里,什么時候自由現(xiàn)金流會全面轉好是個未知數(shù)。過去3年,新能源車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真金白銀賺到錢的,只有少數(shù)幾家公司。


因此,大多數(shù)公司都只能以周期股的邏輯來看。


ps:有關新能源汽車來說,在寧德第一份紀要時就說過,新能源汽車最確定性的就是寧德。但也是由于該執(zhí)念,相關的看的比較少。(來源:冷夢半菱)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