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72次 | 2019年01月21日
解讀后鋰時代的鎂電池
"E-Magic"研究項目將從歐盟視野項目組獲得超過670萬歐元的經(jīng)費。項目的目標是研發(fā)比鋰電池更有力、更平價、更安全的新型電池,這個項目將能為歐洲更具有競爭力的電池生產(chǎn)線奠定基礎。
很長時間以來,研究者們都在尋找鋰電池的替代品。如今,歐盟開展了一個新的研究項目,旨在尋求在鎂電池研究上的突破。
"鎂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材料,也是后鋰電池時代最重要的選擇之一。"HIU的副主管Maximilian Fichtner說。HIU全名Helmholtz Institute,是一所德國研究機構,由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烏爾姆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致力于電氣化學電池概念的研發(fā),合作伙伴包括DLR(Deutsches Institut für Luft- und Raumfahrt)和ZSW(Zentrum für Sonnenenergie- und Wasserstoff-Forschung)等科研機構。
該研究項目將獲得來自歐盟視野項目(EU Horizon program)總計超過760萬歐元的支持。KIT作為參與項目的十所科研機構之一,將分得87萬歐元的經(jīng)費。DLR也將獲得75萬歐元。項目的整體協(xié)同組織由西班牙機構Fundación Cidetec主導,其余合作機構分別來自以色列、法國、丹麥及英國。
"E-Magic"是歐洲交互式鎂電池團體(European Magnesium Interactive Battery Community)的縮寫。參與項目的科研機構表示,他們已經(jīng)整合了研發(fā)鎂電池所需的、從基礎研究到電池生產(chǎn)等所有必要步驟。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鎂電池研發(fā)中,我們面臨一大挑戰(zhàn)是要盡可能地延長電池壽命。"HIU的項目負責人Zhirong Zhao-Karger說。而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在考慮利用新陽極材料的正電屬性來達到這一目標。比如,鎂的陽極不會產(chǎn)生樹突狀結晶——電池在充電、放電過程中,陽極和陰極之間積累會導致短路的電氣化學物結構——而這種情況常常出現(xiàn)在鋰電池中。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利用金屬形態(tài)下的鎂,并且能直接利用這種金屬相當高的儲電容量。這樣一來,電池的性能就提高了。"Zhao-Karger解釋說。
使用鎂技術來進行電池生產(chǎn)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減少鋰的使用。HIU表示,鎂在地球上的儲量比鋰多3000倍,而且鎂更易循環(huán)利用。因此,鎂電池很可能會比鋰電池更具性價比。
與此同時,這項新技術將可能成為歐洲開啟具有競爭力的電池生產(chǎn)線、削弱亞洲電池生產(chǎn)商占據(jù)的市場主導地位的重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