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916次 | 2019年08月29日
面向可再生能源的電化學能源轉換與儲能技術
我國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快速增長,正在成為電力能源的重要 組成部分,有力促進能源結構調整。通過發(fā)展大規(guī)模電能轉換與儲能技術,調節(jié)電力 能源的產生、輸送與消納的全過程,尤其是通過不同能源形式之間的高效轉化技術, 實現不同能源的互聯互通,成為能源高技術戰(zhàn)略方向之一。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 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 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是提升傳統(tǒng)電力系統(tǒng)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 的重要手段;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發(fā)展,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 替。本演講從儲能應用角度出發(fā),討論鋅空氣電池、全釩液流電池,以及電解水制氫 過程的科學問題與技術“瓶頸”,展示本課題組近年來圍繞該技術領域,在材料與裝備 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
—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保國
8月8日,由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chuàng)新技術大會”分論壇在北京召開,北極星儲能網將對論壇進行全程直播。在8日“電化學儲能”分論壇上,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保國作“面向可再生能源的電化學能源轉換與儲能技術”報告。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保國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保國
分別于 1987 年、1993 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碩士學位,2000 年在日本東京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作為日本 JST 的外籍研究員,2001.7~2002.9 在日本東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從事燃料電池和高分子膜材料研究;2007.7~2008.8 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微流控技術與材料制備研究。目前主要從事膜材料和電化學工程交叉領域研究; 發(fā)展大容量蓄電儲能的全釩液流電池、開發(fā)鋅/空氣電池材料與技術、研究高效率電解水制氫技術;揭示電化學關鍵材料的構效關系,發(fā)展電化學能源轉換與儲能過程的材料、裝備與基礎理論。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 320 余篇,申請和授權專利 28 項。主持和承擔多項國家“863”、“973”和自然科學基金科學研究項目;兼任北京膜學會秘書長、《儲能科學與技術》編委會副主任、《膜科學與技術》副主編、能源行業(yè)液流電池標委會委員等職。
下一篇:ST猛獅瘦身重組 儲能龍頭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