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00无码在线_日日夜夜 一二三_国人av偷拍盗摄摄像_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來點讓你對電動車改觀的硬料

鉅大LARGE  |  點擊量:635次  |  2020年08月20日  

手機是電子產品,為什么每天出門都沒有用電焦慮?

 

充電寶在手,何慮之有~

 

電動車加上現在智能化的大潮流,可以說是一臺行走的路上的大型數碼產品,用電里程焦慮是不是也可以靠“充電寶”來化解呢?

 

日前,比亞迪移動充電服務上線,服務范圍內60分鐘到達(新疆、內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肅地區(qū)不支持),全國統(tǒng)一收費295元/10度電,大概就是1度電30塊錢的樣子,要是超出10度電之后,每增加1度需要多收5元。

 

這不就是電動車的移動充電寶?當然,移動充電服務更多的還是應急時使用,并不能從根本上化解電動車的用電焦慮,但至少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用車保障。試想比起“天價”拖車費,這幾百塊錢的服務還是挺香的!

 

比亞迪不是第一家推出移動加電服務的,蔚來的NIOPower便捷加電服務可就走在了前頭,而且這項服務不局限于蔚來汽車,只要帶有國標直流快充口的純電動車都可以,收費標準是380元/次。

 

移動加電服務對改善電動車用車環(huán)境有幫助,但里程焦慮還得從根本上著手解決。有幾項技術對于電動車的未來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能讓你對未來的電動車有所改觀,信不?

 

一定程度上,移動加電服務可以緩解里程焦慮,但目前要達到較為直接的效果,還得直接在電池續(xù)航上著手。

 

此前,寧德時代有一個新設想,那就是將動力電池和車輛底盤進行一體化融合,以此來提升同尺寸車型的電池密度,讓車輛可以存儲更多電量,從而提升續(xù)航能力。

 

這一思路就類似于比亞迪刀片電池直接把電芯集成為電池包,省略了模組、框架固定,提升空間利用率進而提升體積能量密度。

 

又或是像榮威R采用大模組電池方案,將多個模組打散再集成的定制化大模組方案,減少零件數量、零件安全連接需求空間,提升集成效率,將省下的空間用來布局電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帶來更好的續(xù)航能力。

 

寧德時代的這一新設想所帶來的新技術,可以使得電動車續(xù)航里程或超過800km,預計將在2030年前推出。

 

寧德時代高喊800km,而豐田則欲將續(xù)航抬高至1000km!

 

據外媒報道,豐田汽車正在和京都大學研究人員聯(lián)合開發(fā)一項氟離子電池技術,一次充電后可行駛1000km。

 

氟離子的能量密度更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是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的7倍!如此高的能量密度,意味著可以帶來更小的電池體積,重量也要更輕,而且還具有強大的儲能能力。

 

不過,氟離子電池技術的難度可不小,不少專家對其持懷疑態(tài)度,畢竟目前氟離子只能在高溫環(huán)境下運行,而且高溫會導致電池膨脹……

 

京都大學豐田分校的研究小組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防止電池膨脹,也就是用鈷、鎳、銅的合金制成電極。

 

這項技術還處在研發(fā)階段,未來能否有大作為不妨一起期待吧~

 

上個月底的廣汽科技日,廣汽集團帶來不少硬貨,其中提到了一個應用在快充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等領域的石墨烯材料。

 

目前,廣汽的3DG石墨烯制備技術,已經具備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形成初步的工藝包和工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成本方面,廣汽3DG生產制備成本只是常規(guī)制備方式的1/10!

 

基于石墨烯在導電性方面的優(yōu)勢,以及特殊的三圍結構,廣汽還開發(fā)了一款超級快充電池,有多快呢?

 

8分鐘充滿80%電量,可以實現充電10分鐘,續(xù)航200-300公里。

 

石墨烯電池的優(yōu)勢,簡單的說就是擁有更快的充電速度、更出色的續(xù)航表現,以及同級更優(yōu)的壽命。石墨烯電池在汽車圈似乎聲量不大,但離我們也并不遠,雅迪電動車了解一下~

 

此前有研究機構稱,石墨烯電池充電時間僅需8分鐘,續(xù)航可達1000km,被稱為“超級電池”。

 

寶馬、現代、本田、豐田、廣汽等等,都有在氫能源領域攻堅,比起鋰電池也好,石墨烯電池也罷,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加氫速度快,獲得和油車一般的“加油”體驗,而排放物只有水!

 

比如本田家的氫燃料電池車Clarity,加氫3分鐘,續(xù)航里程可達750km。

 

化解電動車里程焦慮,提升續(xù)航是一方面,還有更重要的方面則是補能時間!看在數碼領域,快充技術的發(fā)展也可透視出大家對于時間的“珍惜”程度~

 

氫能源汽車,一種是將氫氣作為替代燃油的燃料,還是在內燃機里工作;一種是氫燃料電池,氫氣進入電池通過一些反應產生電能,后者比起前者在能源利用效率上要高很多,而且也被當作是未來電動車的“解決方案”!

 

氫燃料電池,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發(fā)電機”。

 

截至目前,氫燃料電池車還沒有得到普及,原因也好找。諸如較高的制造成本,偏高的加氫費用帶來的高使用成本,以及制氫、儲氫、運氫等都是氫燃料電池車發(fā)展的難處。

 

另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fā)展不僅是一個技術、成本上的問題,其還得依賴于整個產業(yè)鏈的支撐!

 

難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沒啥盼頭?那倒不至于,可能在乘用車領域隨著電池技術的發(fā)展,氫燃料電池的優(yōu)勢也相應被削減,但在商用車領域,特別是一些固定行駛路線的公交、物流運輸車輛身上,在補能時間和環(huán)保層面還是有較大的優(yōu)勢。

 

高能量密度電池、氟離子電池、石墨烯電池、氫燃料電池等等技術路線,都能讓電動車擁有更好的實力。而對于消費者而言,更長的續(xù)航、更快的補能時間是目前緩解電動車里程焦慮最好的“良藥”,可能沒有之一。

 

最后,電動車有電動車的用車場景及使用習慣,咱也不能老把它們往油車上套??傊?,在油車還是占據主場的今天,各取所需吧~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