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53次 | 2021年09月28日
電池將耗盡 美宇航局深度撞擊探測器失控
北京時間九月十日消息,據《赫芬頓郵報》報道,美國宇航局的深度撞擊探測器遇到了麻煩。這顆曾經因為在2005年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而名噪一時的探測器在本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之間前后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聯(lián)系。近期地面嘗試使其轉入休眠,即安全模式也遭遇失敗,馬里蘭大學的項目首席科學家麥克·阿赫恩(MichaelA’Hearn)承認,現在這顆探測器已經處于失控狀態(tài)。當年在完成其撞擊彗星并完成其預定任務之后,該探測器被重新命名為Epoxi并被授予新的延長任務期,致力于對彗星以及圍繞其它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體開展觀測。
工程師們在分析故障原因時認為這是由于星上的軟件故障導致衛(wèi)星計算機系統(tǒng)重啟引發(fā)的。目前他們正努力嘗試讓探測器恢復運行。本周末工程師們將嘗試與探測器之間重新建立通訊聯(lián)系,但在此之前他們必須首先了解這顆探測器目前所處的狀態(tài)并確定向其低增益天線還是高增益天線來發(fā)送通訊信號。
任務科學家們目前正在全力工作,與時間賽跑,因為這顆衛(wèi)星的電力供應完全依賴于其太陽能板供應。假如此時這顆失控衛(wèi)星的太陽能板正好正對著太陽方向,那么它還將能維持長達數月的能量供應,但是假如其太陽能板此時未能正對太陽,那么其搭載的電池將在數天之內消耗殆盡。而一旦其電池耗盡,深度撞擊探測器就將再也無法挽回。
此時發(fā)生這一故障的一項重大損失是,根據指令,這艘探測器在八月份拍攝了彗星ISON的圖像,但是到目前為止地面還未能來得及下載這些圖像,這顆彗星此前引發(fā)廣泛關注,因為預報顯示其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后將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一個壯觀的大彗星。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上一篇:重組能否喚醒比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