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24次 | 2021年11月16日
“鈷鋰”新年探漲開局 電池廠如何接招?
據公司反饋,開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從15-15.5萬/噸漲至15.5-16萬/噸,而鈷酸鋰則從43-44萬/噸漲至46-47萬/噸。
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去年春節(jié)后的那波大漲行情:電解鈷從27萬/噸一路飆升至37.5萬/噸,那個上漲曲線,陡得堪比珠穆朗瑪峰。
那么目前的這波走勢,是否要復制去年的行情呢?目前看,很難!
首先,去年的漲價前提是,鈷價的吹漲行情已經在2016年推了一整年,而整個2016年鈷價都處于歷史低位,一直到2016年底才開始步入緩步的上漲通道,在2017年春節(jié)后,伴隨著高能量密度的政策扶持,積壓已久的鈷價迎來報復式的上漲,在極短的時間內漲到了較高的價位。
事實也證明,這波漲價之后,整個2017年的鈷價都相對較為平穩(wěn)。而目前的這波鈷的漲價,也是由2017年十二月份開始拉動的,起因則是市場傳言新能源車的補貼將進一步青睞于高能量密度電池,也就意味著三元材料將繼續(xù)受熱捧。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與去年相同的是,需求端明顯擴大,市場利好;但要注意,截止到2018年二月份,整個市場在價格層面已經與2017年初不可同日而語。
同比來看,目前三元材料和碳酸鋰比去年上漲了30-50%不等,而動力鋰離子電池組的價格卻下降了20%,成本上漲而售價下跌,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前,是否還能接受原料廠家的隨意暴漲呢?我覺得很難。
其實,這波價格上漲,碳酸鋰公司與三元材料公司也沒有多大把握,上調價格更多的是想要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公司表示,剛過完年并沒有多少成交,更多的還是按照年前的訂單在走。
鑫欏資訊認為,產品價格的漲跌反應的是供需關系的再平衡。就目前還未完全啟動的市場來說,原料公司的價格上漲更多的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是否能真正形成上漲趨勢則取決于電池廠的接受程度。在新能源車補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2018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價格再次下跌將不可防止,在利潤難以保障的前提下,想要電池廠接受原料漲價恐怕并不容易。短時間內原料公司與電池廠之間的“博弈”還將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