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339次 | 2018年05月12日
鋰電池爆炸的原因及類型
一、電池爆炸原因:
1:內部極化較大.
2:極片吸水,與電解液發(fā)生反應氣鼓.
3:電解液本身的質量,性能問題.
4:注液時候注液量達不到工藝要求.
5:裝配制程中激光焊焊接密封性能差,漏氣,測漏氣時漏測.
6:粉塵,極片粉塵首先易導致微短路.
7:正負極片較工藝范圍偏厚,入殼難.
8:注液封口問題,鋼珠密封性能不好導致氣鼓.
9:殼體來料存在殼壁偏厚,殼體變形影響厚度.
鋰電池爆炸的原因及爆炸類型分析
二、爆炸類型分析
電池芯爆炸的類形可歸納為外部短路、內部短路、及過充三種。此處的外部系指電芯的外部,包含了電池組內部絕緣設計不良等所引起的短路。
當電芯外部發(fā)生短路,電子組件又未能切斷回路時,電芯內部會產(chǎn)生高熱,造成部分電解液汽化,將電池外殼撐大。當電池內部溫度高到135攝氏度時,質量好的隔膜紙,會將細孔關閉,電化學反應終止或近乎終止,電流驟降,溫度也慢慢下降,進而避免了爆炸發(fā)生。但是,細孔關閉率太差,或是細孔根本不會關閉的隔膜紙,會讓電池溫度繼續(xù)升高,更多的電解液汽化,最后將電池外殼撐破,甚至將電池溫度提高到使材料燃燒并爆炸。
內部短路主要是因為銅箔與鋁箔的毛刺穿破隔膜,或是鋰原子的樹枝狀結晶穿破膈膜所造成。這些細小的針狀金屬,會造成微短路。由于,針很細有一定的電阻值,因此,電流不見得會很大。銅鋁箔毛刺系在生產(chǎn)過程造成,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電池漏電太快,多數(shù)可被電芯廠或是組裝廠篩檢出來。而且,由于毛刺細小,有時會被燒斷,使得電池又恢復正常。因此,因毛刺微短路引發(fā)爆炸的機率不高。
這樣的說法,可以從各電芯廠內部都常有充電后不久,電壓就偏低的不良電池,但是卻鮮少發(fā)生爆炸事件,得到統(tǒng)計上的支持。因此,內部短路引發(fā)的爆炸,主要還是因為過充造成的。因為,過充后極片上到處都是針狀鋰金屬結晶,刺穿點到處都是,到處都在發(fā)生微短路。因此,電池溫度會逐漸升高,最后高溫將電解液氣體。這種情形,不論是溫度過高使材料燃燒爆炸,還是外殼先被撐破,使空氣進去與鋰金屬發(fā)生激烈氧化,都是爆炸收場。
但是過充引發(fā)內部短路造成的這種爆炸,并不一定發(fā)生在充電的當時。有可能電池溫度還未高到讓材料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也未足以撐破電池外殼時,消費者就終止充電,帶手機出門。這時眾多的微短路所產(chǎn)生的熱,慢慢的將電池溫度提高,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爆炸。消費者共同的描述都是拿起手機時發(fā)現(xiàn)手機很燙,扔掉后就爆炸。
綜合以上爆炸的類型,我們可以將防爆重點放在過充的防止、外部短路的防止、及提升電芯安全性三方面。其中過充防止及外部短路防止屬于電子防護,與電池系統(tǒng)設計及電池組裝有較大關系。電芯安全性提升之重點為化學與機械防護,與電池芯制造廠有較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