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28次 | 2019年08月22日
電池模組創(chuàng)新設計如何提升整車續(xù)航
電池設計工作是一種很注重細節(jié)的設計,有些設計即使是行內人看上去好像也沒覺察到什么,其實內部暗藏智慧。
比如說以前的軟包電芯是這樣的。
后來有人把電芯做成這個樣子
再后來又把電芯做成這個樣子
很細微的變化,也是很不起眼的設計,也許即使是電池企業(yè)內部的人士也不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第一種可能連設計都不是,只是一種處理-雙折邊處理,以前的電芯成品只折一次邊,他們多折了一次,這種不起眼的處理帶來的好處很明顯——電芯的體積成組效率提高5%左右。也就是說,一款車本來最多裝50kwh的電,這樣處理后,可以多裝2.5kwh,續(xù)航大概可以提升20km左右。
好像也沒那么驚艷?接著往下看。
第二種設計叫極耳偏置加頂封切邊處理,也就說讓極耳不處于電芯的中間,電芯四個角切掉。以355模組電芯為例,這種處理后模組的體積利用率可以提高8%。也就是說,一款本來可以裝50kwh的車子,這樣處理后,可以再多裝4kwh的電,續(xù)航里程可以多增加32km了。
這兩種結合使用,續(xù)航里程可以增加約50km了。
沒有任何重大的創(chuàng)新,沒有用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就是這樣不起眼的設計,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還有,以前,我看到的模組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后來有人把他做成這樣的:
然后又有人把他做成這樣的:
依然沒有什么特色是吧?第一種電芯排布改變,請參考論電芯排布對模組成組效率的影響,以355模組為例,單個模組電量可以增加5%左右,更重要的是,軟包和方殼模組規(guī)格從此可以統(tǒng)一。依然以50kwh的電量布置來說,這次,你的車子可以多裝2.5kwh的電量,可以多跑20km。
第二種模組的變化,依然以355模組為例,整個PACK的體積利用率可以提高約7%,也就是說,50kwh電池包又可以多裝3.5kwh的電了,你的車子又可以多跑約28km了。
好了,經過這些不起眼的設計,你的車子已經可以多跑100km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所有不起眼的設計都是由LG首創(chuàng),正是因為這些細節(jié)上的創(chuàng)新,別人做MEB模組需要用811材料,而他們用的是622+712,LG的發(fā)展才可以在近年越發(fā)迅猛。在這個階段,動力電池行業(yè)已經是拼細節(jié)的時候了,所有的細節(jié)都有可能決定生死。
最后放一張曾毓群先生的專利圖,大家可以考慮下這種設計的好處。